茶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张亚 任端毅)四月的沿河,群山之中连绵茶海美不胜收。在后坪乡思茅坝村的两座相邻大山上,三家茶企,三片茶园,相邻而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这竞争除了来自对茶叶加工品质的比拼,还来自对采茶工人的“争夺”。这促进包含着推动沿河生态茶叶走出大山的共同心愿和茶艺茶技不断提升的自觉行动。
“谁先预定,谁先来接,就跟哪家采。”随着新一年采茶季的到来,为了“争夺”采茶工人,茶企不仅开车上门接,还得提前预定。俨然成了茶企香饽饽的采茶人,今年又一次笑开了,“要么按照一天100元算工资,要么按照当天采摘的茶青重量收取报酬,自由选择,采茶技术好、采得快的,一天可拿200块。”
近年来,作为“中国古茶树之乡”,沿河县依托境内5万多株古茶树(其中千年以上3000多株)资源,深挖“沿河古茶”文化茶叶知识,发展生态茶园21万亩,目前投产15万亩,可产春夏秋茶5000吨,实现产值1亿元。思茅坝村茶企“竞争”和“促进”的相互关系,只是沿河自治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做茶10年了,光是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就补贴了几十万元。”沿河华彪茶业有限公司的田彪和田小华两兄弟,自2010年开办茶叶加工厂以来,不断享受到政府的资助和补贴,先后流转土地建起了茶园,并不断扩大了加工规模和茶叶基地面积,“没有政府的资助和帮忙,我们哪能有今天的规模。”
不仅建厂房有补贴,每年县农业农村局还会给企业或合作社免费提供有机肥,并进行茶叶知识技能培训,为茶农或茶企传授茶园管护、采摘及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前要说懂茶,那都是自己长期摸索的经验,但参加培训后才慢慢提升了自己对茶的科学认识和制茶技艺,去年在铜仁市手工制茶大赛上,我还获得了红茶类二等奖。”田小华自豪地说。
沿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胜全介绍,沿河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来抓,不仅免费发放茶苗,还制定出台了相应补助措施,每新建1亩茶园政府补助200元用于购买茶苗和肥料,有效提高了茶农和茶企种茶的积极性。
“茶企投入大,但是政府的帮扶力度也大。”贵州云露富硒白茶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顺是重庆人,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沿河县谯家镇开办茶业加工厂M6米乐,主要加工白茶和黄茶。今年该企业产的7000多斤名优春茶已销售一空。“在政府的帮助下,沿河茶的质量整体提升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我们也越做越有信心。”
“沿河古树茶资源丰富,品质很高,发展潜力巨大。”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方仕茂一行三人,受县农业农村局委托,专程来到沿河对古树茶青进行采样,并将通过一系列技术指标的试验,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最终形成沿河古茶加工标准及产品标准。
“今年的春茶虽然都卖完了,但基本都是靠零售。”虽然今年1000多斤的春茶都赶在清明节前销售一空,但田小华还期盼能有大客户大订单。“缺少大订单和大客户,销售难以吃下‘定心丸’。”2018年接手乌江古茶有限公司的冉景洲,十分看重塘坝镇一带的古树茶,虽然去年生产的2000多斤的名优茶和12000多斤的大众茶卖得也还不错,但他认为,“沿河做古树茶的企业有很多,但大家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味并不十分统一,这很难让消费者形成品牌认知。”
“要彻底打破沿河古树茶‘养在深闺无人知’的状况。”杨胜全介绍,近年来,沿河县委、县政府围绕“沿河·古茶”品牌,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先后研制了“千年古茶”“古树红茶”“古树针茶”“古树黑茶”“古树乌龙茶”“梵净山古茶”等系列产品。县农业农村局委托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全县古茶的加工工艺进行规范研究,就是为沿河古茶“匹配”产品,为打响“沿河古茶”品牌做好技术支撑。
M6米乐
“每天需要200多名工人,光工人工资就要付3万多。”田小华说,后坪乡、塘坝镇都是沿河重要的茶叶种植乡镇,每年一到采茶季,两个乡镇的茶企、合作社用工量大,仅靠本地劳动力远远不够,招工都招到重庆去了,包车把工人接来,提供食宿,做完工后再包车送回去。
“去年我采了几个月茶就收入了1万多块,还喂了两头大肥猪。”来自黄土镇57岁的周蒙芝,已经连续在茶园基地采了四年茶青,动作十分娴熟,还一度被茶企老板“任命”为“技术带头人”,指导并教会了好几百人学会了采茶技艺。今年她才来一个多星期,就已经收入近2000元,“每年三季茶,加上日常的茶园管护,一年下来,挣2万多块没有问题。”
“有要来采茶叶的没?一天有几十百把块钱哦!”28岁的陈美凤,家里有小孩需要带,一有空她就会跑到茶园基地采茶,补贴家用。工作间隙,她常拍些工友们采茶的视频,上传抖音,并配上文字为茶园“招工”,很多视频都收获了100多个赞。“在茶山上干活,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有人陪自己聊聊天,一年下来,还能挣4000多元。”今年73岁的思茅坝村村民苏登琴身体依旧硬朗,在家闲不住的她没事就爱往茶山上跑,“我们都希望茶产业越来越好,年年都能到茶园采茶。”
去年,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00万元M6米乐,在塘坝镇茶区建设了年产100吨的茶叶加工厂,与周边的榨子、石界、凤凰三个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贫困户333户1326人。2019年有157户贫困户参与公司分红,利益分红18万元。目前,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茶企与茶农实现抱团发展,茶产业辐射全县20个乡镇(街道)183个行政村,带动13000多人就地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