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星新闻
5月25日,“RCEP下中国水果行业新机遇论坛”在线上召开,与会代表就政策、资金和科技如何赋能水果贸易及产业展开讨论。随着“中老铁路”的全线通车,大批榴莲、菠萝蜜和红毛丹等东南亚水果乘冷链快线专列从我国广西、广州和云南等口岸入境。相关报道指出,中国与东盟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政策红利既助推东南亚水果的起飞大潮,也帮助国内民众实现“水果自由”。以“水果”为媒介,“我们”“东南亚”和“自由”如何关联?“水果自由”又在何种意义上得以实现?
作为消费者,笔者过去与榴莲、火龙果和龙眼等来自东南亚的水果打过不少交道,但真正将它们视为“东南亚水果”,则源于今年春季在课程“东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上的“校园东南亚水果调研”。这场调研中,笔者的身份在调查者、助教、答疑人和观察员等之间转换,但本篇文章还是回到作为消费者这一日常生活角色中,将三月以来与“东南亚水果”的相处经历记录下来。以“水果自由”为棱镜,透过从“铁路快通”到“社区生活”、从“媒体报道”到“日常消费”、从“广告营销”到“在地理念”三个维度,感知并体悟在“我们”与“东南亚”之间的那些人、物和事。
2022年3月21日下午5点,因课程需要,在校园的一家水果店里,我第一次关注水果与产地的关联,并以数据和访谈为支撑产生了对“东南亚水果”的认识。
这间水果店是目前校园内唯一一家出售进口水果的店面,自2016年营业以来,除2020年2月至9月闭店外,一直处于营业状态。其所属的商业连锁公司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经营果蔬鲜花和文体用具,在北京多所高校均有分店。店内所售水果品类较多,对水果来源地有详细介绍,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东南亚水果在京城校园内的现状。
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类和价格是评估“水果自由”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数据比较得以呈现。以3月21日在校园水果店的数据采集为例,当日该店共销售45种水果,其中6种源自东南亚地区,约占总比的13%,分别为白心及红心火龙果(越南)、凤梨(菲律宾)、百香果(越南)、菠萝蜜(越南)和龙眼(泰国)。从横向维度来看,校园内消费者能够选择的进口水果少于国产水果,其价格略高于同类水果的国产商品,且校园内的东南亚水果品类较同时期校外水果店也更少。当日,在距该校约1千米的连锁水果店里,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和菲律宾的香蕉在“热销爆款”上名列前茅。
从纵向维度来看,校园内现售卖的东南亚水果价格较往日增幅不大,但可供选择的东南亚水果品类较以往更为有限。据店员介绍,榴莲、椰青和山竹早已下架,而来自菲律宾的香蕉也在3天前从“海南香蕉”的身边消失了。在校外水果店里,3月东南亚水果的价格较以往呈上升趋势,但在5月有所回落。据宇博智业监测数据显示,金枕榴莲3月23日全国均价为49.3元/斤,5月23日下降至34.5/斤;而猫山王榴莲的价格则从62.38元/斤回落至57.58/斤。
缺席通常是对“有限”的直接呈现,塑造消费者视觉印象。空白的“菲律宾香蕉”标签在与旁边紧凑陈列的对比中,显得格外显眼,成为很多受访者在谈及水果店与以往有何不同时的首要回答。需求的无法满足则是对“有限”的反向映射,通过消费者与商家的交流显现。据店员介绍,不仅有同学会来询问是否有诸如榴莲和椰青一类的水果,而且在有国产同品类水果的情况下,也会询问是否有进口品,并在购买时进行选择。和部分受访者一样,店员经过自己的比较,认为东南亚进口的火龙果和菠萝蜜等在色泽和味道等方面更受人喜爱,“香甜软糯”是东南亚水果的特性。然而,在之后的讨论中,一些同学则表示并未感受到两者在口味上的差异,而关于进口水果与国产水果间的比较在笔者5月的观察中进一步凸显。
首先,东南亚水果进入校园需经历果园、海关、物流、市场和学校等部门的必要程序选择。部分水果的入关检测时间约需1-2个月,而消费者对水果安全性与新鲜度的要求加剧了生产链及供应链的压力,部分果农弃果转行,在导致水果成本上升的同时,进一步限制了可在市场上顺利流通的水果品类。
其次,东南亚水果在校园的长存经过了消费与供应的双重选择,使这种有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方面,校园消费者在物质条件和购物需求上相对稳定,使得供应者在价格调控上的自由度较低,在品类补充上的动力也较弱。以榴莲为例,超出校园消费水平的成本估价使水果店不得不放弃销售。另一方面,校园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较为年轻化,更倾向于购买如“水果捞”等商品类型,削减了对新鲜整果的需求。同时,“外卖”购物的平常化进一步降低了其对校内供应商创新的诉求。近两年来,校内水果店的生意从日均1200单下降至800单,周末时仅500单左右。
最后,hth华体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影响消费者和供应商对进口水果的认可度。为避免风险,一些水果店选择“宁缺毋滥”,进一步窄化了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度。
因此,有限的自由不仅意味着校园消费者在实现“水果自由”时的有限性,也意味着校园里东南亚水果所持有自由的有限性。它们需受得了长途奔波,通得过层层检测,经得过消费者和供应商等多主体的选择,方能在校园扎根。
2022年4月23日早上7点左右,“小度”播报了一条“‘榴莲快线吨泰国榴莲运抵广州”的资讯。之后,早间新闻中与“中老铁路水果冷链专列抵达”和“广西对RCEP国家水果进口航线正式通航”相关的消息与日俱增。对照校园里东南亚水果自由无太动的状况,我开始透过媒体镜像感知流动于“我们”与“东南亚”之间的水果。
以3月下旬为节点,有关中国和东南亚水果贸易的新闻报道呈现出更加积极的面向。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和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后,双方在跨境贸易投资与战略合作上的乐观进展。中国庞大的水果消费市场促使其成为其战略合作的焦点,如榴莲贸易在中国与马来西亚及泰国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受到关注。另一方面,这与“中老铁路”的全线通车后,国际冷链集装箱班列常态化开行相关。曾经陆地运输通关时间长、海空运输成本高的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且通过与我国内陆便利铁路网的联通,东南亚水果可以走得更远。由此,中国与东南亚因水果而产生的交织在空间上更为拓展,在通道上更为便捷。
针对以水果为媒介的中国与东南亚“交织”,不同的媒体平台进行了多维度的观察与呈现,丰富了由此“交织”的主体,深化了“交织”的层次。
在搜索引擎Google输入“Southeast Asian Fruit China”,筛选近三个月的新闻,首页显示的消息除了上段提到的Chinadaily和中国国际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CIIE)的介绍,还有由“”(Voice of America,VOA)和全球新鲜农产品行业贸易媒体平台FreshPlaza提供的消息。其中,VOA的叙事较关注与东南亚水果相关的物流人群和生产人群的生活状况,并通过对不同性别、行业和地区群体的采访,转达了他们对跨国贸易畅通的渴望。FreshPlaza则结合各口岸的开放状况,呈现了不同品类和产地的水果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
无论是中文平台上对“交织”前景的展望,还是英文平台上对“交织”另一面的描述,均表明中国与东南亚的水果贸易的交织程度正在加深,且受到多方关注与凝视,被纳入贸易网络、国际关系、社会治理以及媒体话语等更宏大的语境中。
同时,相关叙事中关键地点、主体和事件曝光度的上升,与其他地点、主体和事件曝光度的下降关联。自4月以来,上海作为中国蔬果的重要进口口岸,因运转能力受到影响,削减了美洲等地水果的进口,但南部口岸相对良好的状况和不断优化的基础设施为进口水果提供了良好的转移地,且由于其与东南亚在地理位置上的亲和度,提升了东南亚、铁路、广西、云南和广州等在水果舆论场的曝光度。
因此,媒体里的东南亚水果呈现了一种交织的自由。其一方面表现为东南亚水果本身的自由流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关乎多重利益相关方的自由;另一方面意味着“水果自由”与“叙事自由”相互交织,在“我们”与“东南亚”之间,来自第三方的凝视与书写也难以忽视。
2022年5月,居家办公使我的生活更进一步嵌入网络平台,也引领我发现东南亚水果竟无处不在,其作为一种符号成为当前国内同品类水果的对标物。
广告语是探究市场状况与商品吸引力的切入点之一。尽管各类水果均有其独特的广告语,但本部分主要关注商家对品类水果的比较叙事。下图呈现了一家商超对越南产火龙果和国产火龙果的描述。在对水果外表和内核的描述后,广告语落脚于“果不可相貌,但价可比较”来表征国产水果对东南亚水果的替代性,希望以此抓住消费者的胃。同时,相关宣传语还运用人们重视食品安全的心理,凸显国产水果的优势,使之留住消费者的心。这一方面回应了3月“水果自由”初体验中,受访者对东南亚水果与国产水果态度不一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当前国产水果与东南亚水果的亲密关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的推进,国产水果的多样化及其与东南亚水果之间的竞争,为其实现广义上的“水果自由”提供了支持。
国产水果广告语中进口水果的现身,表明东南亚水果在我国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了较有优势的地位,其也一度成为“水果自由”的象征。但是,剖开“东南亚水果”这一标签,各个时期表征“水果自由”的品类呈现出不断更迭的状况。
从历史进程来看,香蕉、火龙果、龙眼和榴莲、菠萝蜜等东南亚水果在市场上的价值相继交替,大多经历了从稀少到普遍、从昂贵到普及、从作为礼物馈赠到作为日常饮食的转变。从当下状况来看,榴莲和菠萝蜜是近几年水果市场的宠儿。其进入寻常百姓家中有赖于人们对其水果本体及商品价格可接受度的上升,但其吸引力还源自因市场稀缺性而营造的“高贵”身份相关。在香蕉和火龙果的命名中,其本体特征或产地信息得到强调,而榴莲的命名则直接与“金”“王”等具有价值和等级属性的词汇关联,hth华体会且在广告语中使用“榴莲粉”“榴莲控”等强调其社会性。今年,“榴莲自由”更是超越“车厘子自由”成为春节期间的热点议题。
水果表征消费者身份和品味的功能既维系了作为整体的“东南亚水果”的自由,也促成了其内部自由的重构,并与其他进口及国产水果相较量。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更迭与较量则表明,对“水果自由”的追求难有止境。
东南亚水果能够在广告中处于显要位置,还与中国消费者对“去地方化食品”较为开放的态度相关。
从客观上来看,“去地方化”是现代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特定果品的种植脱离其种子的“生源地”,物流链和生产链的全球化,蔬果行业的集中化以及地方食品市场的萎缩。这一方面拓展了消费者可选择的水果品类,模糊了本土与外来之间界限,但另一方面也强化了选择的边界,消费者的选择权大多由几家大型企业所掌控。从主观上来看,民众对“地方性”的感知与追求在当前一些水果消费中尚不突出。hth华体会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对水果与产地之间的敏锐度较低。就我个人而言,这不仅表现为在最初提及“东南亚水果”时,我难以说出其具体品类;也表现为在调研中,当一位美国农场主从冰箱里拿出珍藏的猕猴桃,说让我尝尝家乡味道时,我一时有些迷茫。毕竟,在广告营销中,以“Zespri佳沛”为标识的新西兰奇异果已深入我心。调研结束后,经查询资料,方得知该产业在新西兰的发展与20世纪初其对中国野生猕猴桃的改良相关。另一方面,尽管“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但人们在购买水果时,对“有机”的判断更强调其时间上的适宜性,而非空间上的在地性。相比之下,对食物味道与来源地关系的讨论在欧美等地正在成为“有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地味道”的追求已然从法国葡萄酒拓展至禽蛋、蔬果及蜂蜜等多个范畴(Trubek, 2008)。
因此,尽管5月我难以在物理空间中体验东南亚水果,但其作为一种符号在广告语中的呈现,回应了自3以月来有关“水果自由”在不同场域中呈现的主题。同时,其与国产水果的同台竞技,表明在“国产”与“进口”之间,消费者的“水果自由”在整体上有所提升;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水果自由”仍在经历内部的迭代赓续;在“去地方化”与“在地追求”之间,消费者在结构制约和主体行动中调适并均衡自由的增量与更迭。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丝绸之路”命名的先驱者李希霍芬在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后,仅在日记中留下了关于葡萄、橘子、柿子、西瓜、杏和梨等水果的只言片语;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并品尝眼花缭乱的水果品类,并通过这些水果感知并建构时间、空间和关系网络。
集农产品、食品、商品和礼品等属性于一身的水果,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关联多方主体的生产、生活和情感,造就“有味道”的官方和民间交情。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以“水果自由”为棱镜,我在社区生活、媒体互动和消费实践中体悟这种关联。hth华体会这里的“水果自由”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消费者在购买和选择水果时的自由,二是水果生产、流通和营销中所涉及的多主体、多层级自由,三是多方互动中形成的话语自由。在“我们”与“东南亚”之间,既有以“水果自由”相联的沟通桥梁和行动,也不乏来自第三方的凝视与叙事,后者或可影响桥梁的效能转化。因此,以水果为核心的自由在多方主体的选择、多重话语的博弈以及多元中心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有限性、交织性和重构性兼具的特征。